但话只能说到这里,不能再继续往下说了。
与领导交流,犹如行走于钢丝绳上,既需技巧,又暗藏风险。
多数情况下,领导期望从秘书处获取多元信息,以此拓宽对事物的认知维度,为自身决策提供独特视角。
秘书凭借日常工作积累的丰富信息,成为领导了解情况的重要渠道。?
然而,领导在倾听时往往带有选择性。
当秘书所言契合领导的关。注点与需求时,领导不仅会全神贯注,还会将其视为重要参考,认真对待。?
相反,若秘书提及的内容是领导毫无兴趣、不愿听闻之事,便极有可能被领导选择性忽视。?
更需警惕的是,有些话语一旦出口,可能会触怒领导。
这类话语或是违背领导的决策思路,或是与领导的价值观相悖。一旦说出,领导会对秘书产生负面看法,甚至重新审视其工作能力与态度,从而改变对秘书的既有印象。
这种情况下,负面影响便会接踵而至,秘书的职业发展或许也会因此受限。
许青云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反思中求进步的人,跟随苏正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用心钻研,早已总结出了一套极为实用的与领导交流的要诀。
首先,你得如同一个高效智能的搜索引擎,领导只要抛出问题,无论领域多么冷门,你都得在第一时间给出精准、客观的回答。可一旦领导没有需求,你就得自动“隐身”,好似从未知晓那些信息一般,绝不多言半句。
其次,你要做一个敏锐的信息筛选大师,领导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不可能事事都能洞察先机,将所有的问题都看到想到,考虑周全,毫无纰漏。这时候,秘书就得从海量的资讯里,精准挑出领导感兴趣的话题,并且精心组织语言,做到恰到好处,多一个字嫌冗余,少一个字则表意不明。
最后,你必须是一台高配置的处理器,充当一个巧妙的信息“夹带者”,有时,你可能希望告诉领导一些东西,甚至影响领导对某件事的看法,可领导对此又十分警觉,稍不留神,领导可能对你产生反感。所以,秘书只能将这些信息巧妙包装,混在领导需要的其他内容里,小心翼翼地传递给领导。
古话说得好,言多必失。
对于领导秘书而言,这句话更是金科玉律。
许青云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仅仅抛出这几句关键话语,便戛然而止,不再继续说下去。
毕竟,有些话一旦说透,就没了转圜的余地。
当然了,如果苏正乾主动问下去,他自然会毫无保留,将自己所知的一切和盘托出。
但苏正乾只是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并未就此话题继续问下去。
见苏正乾这般反应,许青云也识趣地打住了话头。
他也知道,此事牵扯到叶正林,这无疑让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棘手。
叶正林毕竟是市。委常委。
市。委常委皆为省管干部,虽说苏正乾贵为市。委书记,手握重权,但在没有确凿证据和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也不能轻易对叶正林采取行动。
他深知苏正乾绝非那种轻易咽下这口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