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格格党>抗战之烽火燃血 > 第1177章 焦土政策(第1页)

第1177章 焦土政策(第1页)

第聂伯河南方集团军群总指挥部。

经过了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经过了"瓦尔基里行动"的国防军内部大清洗之后,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番号、编制以及各部队指挥官皆有一定的调整。

第一装甲集团军指挥官马肯森,下辖第四十六山地军、第十四摩托化军等;

第四装甲集团军指挥官赫曼·霍特大将,下辖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和第四十八装甲军。

重组的第六集团军指挥官为霍利特大将。

第十七集团军指挥官卡尔·鲁夫大将;

第八集团军指挥官奥托·肯普夫大将。

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匈牙利第二集团军等为仆从军。

经过两次整顿之后,南方集团军群总兵力100万,其中有30万为仆从军。

曼斯坦因没有想到的是,在经历了内部的刺杀之后,小胡子竟然同意将东线战场上的三个集团军群撤退到第聂伯河以西地区,完全放弃第聂伯河东部。

尽管在第聂伯河东部地区有大量的煤矿、粮食产区,但是为了保存部队的有生力量、稳定东线战场的局势,小胡子破天荒地同意撤退。

这个消息传到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的时候,曼斯坦因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

以小胡子那种偏执的性格,本来不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想必是因为被最信任的人刺杀,让他开始发生了一些转变。

撤退到第聂伯河,这是曼斯坦因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事情。

虽然经过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之后,双方在第聂伯河东部的平原上勉强维持焦灼状态,彼此都奈何不了对方,但是在战略态势上,德军一直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曼斯坦因多次建议,只要退往第聂伯河西岸,就能够重新掌控战略的主动权。

部队整顿完毕、统帅部的命令也下达之后,曼斯坦因将主要的军官召集到总指挥部,正式部署撤退。

这是主动的大撤退,在撤退之前必须进行焦土政策:

带走一切所能带走的东西,摧毁一切带不走的东西。

得知要向第聂伯河的西岸撤退,马肯森、赫尔曼·霍特以及卡尔·鲁夫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第聂伯河是一道巨大的天堑,只要让主力部队退过了第聂伯河,一众军官有信心将布尔什维克的大军挡在第聂伯河东岸。

会议开始之后,参谋长舒尔茨首先讲述了各部队的撤退秩序。

首先撤退的是30万的仆从军。

这30万军队在此前的多次战役中损失颇大,最主要的是部队军心士气下滑很快。

如果继续留在东岸,不仅不能有效地配合德军,反而可能在最后撤退的时候给德军部队制造混乱、拖后腿。

因此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罗马尼亚骑兵集团军、匈牙利第二集团军等部队首先撤退。

他们撤退到西岸之后,将会第一时间投入到永久和半永久性工事的修建中。

接下来南方集团军将依托这些永久和半永久性的工事阻挡敌人渡河。

在明确部队的撤退秩序之后,舒尔茨参谋长开始详细地讲述焦土政策。

"首先就是桥梁和交通网络。

在撤退之时,必须将所经过的每一座大桥彻底摧毁,包括了第聂伯河上的铁路桥、公路桥以及东岸几个战略性的渡口。"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