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一头雾水的文武百官:“……???”没想明白历帝为何变得这么快,明明刚才还因为去不了泰山露出想吃人的神色,这会儿就自己不去了,也不让后代子孙去了。“陛下英明神武,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官吏们立即集体拍马屁。管他呢,反正不花国库的银子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大皇子暨元望对此愣了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不由得心里面有些许不舒服。父皇怎么还管起以后的事了,他在位期间去不成,就不许他们以后去?要是以后国库丰盈,国泰民安,举行泰山封禅大典不是理所当然,顺水推舟的事?二皇子听罢后,就没太多想法。泰山封禅不过是一种祭天仪式,告知天地帝皇受命于天,身负天命而已。倘若日后是他继位,皇位他都坐了,告不告知天上的神仙又会有何不同?厉帝见大皇子、二皇子脸上都毫无异议,心里对他们二人就没那么看不顺眼了。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历帝很出乎众人意料地,开始沉迷酒色。朝政的事,他依旧会抓手里,但是没有了以往那种卖命的兢兢业业。按说以前他是十分努力,那么他现在就只会做个六七分。朝臣们怎么看怎么想,历帝都不在乎。事到如今,他的心态不同于以往了。他的日子不多了,他觉得自己现在只需要让朝纲不乱起来,选定好继承人铺垫好就行。其他的事情他再做那么好,史书也不会把功劳落他名下。他不想便宜自己的儿子们,哪怕他们都是亲生的。有时候,他甚至还会没法控制自己地产生了妒忌自己的儿子们的想法。他们那蓬勃的生命力,是那么美好,未来充满希望。而他呢?他的生命在倒数着过日子。他的儿子以后还会接替自己,成为这个天下最尊贵的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尽无限的富贵。他自己呢?他会是他们英名流芳百世的踏脚石?只是他们接过这龙椅的转折点?历帝钻了牛角尖后,对皇子们,对朝臣们都态度苛刻了很多,时常挑刺。后宫那边倒是夜夜笙歌,妃嫔们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好厉帝。厉帝对所有乐子都来之不拒。新鲜好玩的,能讨他欢心的,他都毫不吝啬地大方分赏各式珍宝。反正,他的私库他活着的时候不花个畅快,难不成要死后留给儿子来花吗。这事态,不仅仅是那些近身伺候他的宦官们看得出来,时常出入乾明殿的刘旭、韦之贯、曹明洋他们也都看出来了。历帝身上的转变太多了,这很难不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像曹明洋,几乎在内心里面已经百分百肯定历帝磕丹药搞坏了身子,认定了历帝现在看上去安康无恙,都是假象。这个认知,对于他接下来的行动和安排,直接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什么继续潜伏起来,韬光养晦,按部就班……他不再这么想了,他已经按耐不住了。过去藏头藏尾的岁月太长,他入朝为官都几十载了,他已经记不起忍气吞声过多少次,卑微讨好过多少人。现在他们这些大皇子一派的人,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的好时机!要是成功了,他们曹府最起码还能旺三代,保三代富贵!现在,历帝身子骨出了大问题,皇子里面只有大皇子长大成人了,二皇子都还是个半大少年。他们再不行动,都对不起老天爷给他们的机会!!然而,大皇子有欲望有野心,性子却是没多少胆子和勇气的。面对曹明洋强势地让他抓住机会,表明他们这些人做个局再推历帝一把,就能送历帝上西天,暨元望犹豫了。皇位他是肯定想要的,谁不想做皇帝呀!但是弑父,他是真没想过,也胆怯。父皇这些年虽然对他不好不坏,却也从没缺他什么。要是细数起来,厉帝对他和他娘的恩宠真不少。他娘在后宫有多霸道,他可太清楚了。曹明洋见自己好说好歹,讲清楚其中利弊,暨元望他都仍然这么天真,这么优柔寡断,心下就有点儿烦了。他们要干的是把项上人头挂裤腰带的事,哪里容得下他在这当孝子。他不想哄暨元望配合了,大不了事成后,让这个外甥当个傀儡皇帝。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曹明洋他们的安排就已经渗透到后宫。几乎是,他们做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程度了。全程,曹明洋都会把进度信息都会同步给到大皇子,及时汇报给对方,而暨元望依旧迟迟不决。曹明洋之所以把信息都告诉暨元望,也只是走个过场。毕竟,事成了的话,皇位也要有个人名正言顺地坐上去。后宫那些年纪小的皇子,他不是没想过要不要换个人。像太后当年控制厉帝,加上杨誉良狗腿,就把朝堂弄成了一言堂。只是,暨元望毕竟是他嫡亲妹妹所出,和他有着血缘关系。加上,暨元望这个人性子懦弱,日后还是要依靠他,也不算难以掌控,曹明洋就打消了念头。与此同时,姜子钧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带着柏虎、贾廉、秦朝宁,两千名火械分营的精兵,以及一批来自临聿府城军器监火械司改进过的武器,在各方势力斗都没留意到的时候,悄悄抵达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