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一位姓张,一位姓郑,虽不知谁左谁右。
那这么潘丞相又是怎么回事儿?
槐花对那两位丞相印象还蛮好的,郑丞相更是对她抱着殷切厚望,对她大加赞赏,他的话不比丞相夫人所说的夸张。
话说秦浔是皇子,回头问问秦浔不就水落石出了?
这潘悦儿是二公主的女儿,按道理应当认识秦浔的吧,为何她好像没见过秦浔似的,包括潘丞相亦是,在朝为官不可能不认识皇子吧?
听秦浔的意思,皇帝生下的皇子也就太子和他兄弟二人,子嗣比较单薄。
这顿饭吃饱后就各自散去了,潘府两兄妹不敢刁难槐花,陆琉心也很少发言,有潘丞相维护,潘悦儿亦对她有所改变。
潘如玉识时务者为俊杰,收起那颗想要放肆的心。
入夜时分,周围静悄悄一片。
槐花和秦浔坐在屋檐底下,月色洒落在丞相府的小院,铺上一层朦胧轻纱。
槐花说出她的疑问,“秦浔,你知道这位潘丞相吗?”
“当然是知道,你打听他做什么?”
秦浔好奇槐花为何要打听潘丞相,潘丞相只是个大鸿儒,跟做厨是八竿子都打不着,而槐花也不爱诗词歌赋之类的文艺。
槐花回忆起那日在张县令在沛县招待的两位丞相,便是她做的厨,“我在沛县时见到过两位丞相,一位好像姓张,跟县令一个姓氏,另一位姓郑,南朝是能立三个丞相吗?”
“这两位丞相,其中一位是潘丞相的学生,我听父皇说,潘丞相自炎夏时节病倒后,就托人递了辞官的信函,父皇并没有夺他丞相的官衔,暂时让他的学生张明义顶替左相之位。”
秦浔回来后就听皇帝说起过这桩事,潘丞相曾是朝中顶梁柱,影响过不少朝堂上的文官,他对南朝的贡献只多无少。
自他病倒后,左相的接力棒就暂且交到了他的得意门生张明义的手上。
万万没想到这两位丞相竟然去了沛县,多半是寻他的吧,不然千里迢迢去那种穷乡僻壤干什么?
槐花居然和他们还有所接触!
秦浔表示很费解,为什么要拐弯抹角的去找槐花,而非是直接是找上他,该不是被这两个老狐狸察觉到什么了?
他明明对槐花的感情藏得很好,这两只老狐狸是怎么发现的?
槐花不知秦浔心中的那一连串疑问,“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南朝有三位丞相呢。”
“南朝只有左右两位丞相,不会有第三位,等潘丞相病好,就会官复原职。”
秦浔思绪万千,那两只老狐狸到底都查到了什么?
他之前让念影跟踪他们,也只看到他们吃了槐花做的吃食,也没有听念影提到过别的,如今他复盘了一下,细细想来,此事貌似很是不对劲。